美的第二届远见者大会:探索AI与能源转型的未来
10月16日,第二届美的远见者大会在佛山顺德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赵天寿,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邓涛教授,中山大学教授、鹏城实验室多智能体与具身智能研究所所长林倞等重量级行业专家,与美的集团副总裁兼工业技术事业群总裁伏拥军、副总裁兼CDO张小懿、副总裁兼CTO卫昶,第29届美的科技月部分获奖专家、研发体系代表,以及数十位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围绕AI与储能技术,探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为机器人注入技术深度
机器人发展历史悠久,当前机器人分类众多,但目前其功能和实用性与期望存在差距,如工业机器人只能在结构化环境工作,服务机器人功能简单,特种机器人靠操作完成任务。而近年来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机器人应用提供了更多空间。未来机器人自己学习、编程、规划转变已不是难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
“人形机器人是各类技术的集大成者,”丁汉指出,“人形机器人有可能成为一个颠覆性的产品。”人形机器人最主要的趋势是集成AI,当前人形机器人的难点是模拟人类行为。其中,模拟大脑是需要实时收集和处理数据,像人一样实现手眼脑协同;模拟小脑是保证行为表征、协同自主能力和交互能力,完成复杂运动控制;机器人机件本体的柔性化设计,也是未来攻克难点。丁汉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包括危险环境、工业制造、家庭服务等,量产中需要持续优化包括骨骼机构、电机、电缸结构等。
目前人形机器人处于发展黄金期,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端到端学习等技术的推动下,人形机器人也在逐渐走向通用化。同时,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会带动本体厂商和下游零部件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传感器。
具身智能发展迎来大模型驱动
林倞的演讲主题是“具身智能”。具身智能,与离身智能相对,具有主动性和强交互性,能通过机器人主动、自适应地完成改造世界的任务,是从认识世界到物理世界的跨越。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模型驱动机器人后,具身智能就成了机器人理解数字空间与真实世界的关键钥匙。
中山大学教授、鹏城实验室多智能体与具身智能研究所所长林倞
大模型驱动具身智能这项技术刚刚起步,目前面对诸多挑战。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是空间推理能力,人工智能数据常丢失空间和物理信息,这阻碍机器人对空间的深度感知和理解;其次是长程任务规划,机器人对话是动态上下文,不同于语言任务对话,需进行长程任务规划;机器人还需要弥补“小脑能力”,需回到大小脑协同架构完成运动控制和概率模型结合;此外,具身智能需要围绕着数据集、数据驱动,建立数据集必不可少。
林倞也总结了具身智能的关键技术,分别是:传统感知技术、交叉方面技术、虚实融合与自主可控生态。出身计算机视觉的林倞,在感知方面三管齐下,其一是把图像、文本和 3D 点云对齐,构建走入物理空间的多模态对齐模型;其二是从被动感知到主动感知,构建模拟环境并用递归神经网络做规划和目标搜索;其三是把大语言模型和环境感知融合做路径规划和导航。
在具身智能的“任务规划和决策”“虚实迁移”两方面,林倞也有建树。“任务规划和决策”上,林倞早期尝试用递归神经网络、机器神经网络做任务规划,构建世界模型和知识表达,预测任务分步骤;近期结合大语言模型实现复杂场景下任务规划和导航,用大语言模型拆解任务,用跨模态模型发现关键位置和地标并执行任务,提高了抓取能力精度和可控性。
为了构建“虚实迁移”,林倞带领团队构建通用框架统一高层任务和下层控制、执行接口,进行智能具身化尝试;并在虚拟仿真空间利用AIGC技术探索,构建具身仿真平台,结合多种算法采集示教数据和训练技能,扫描真实环境输入仿真空间训练,进行了从仿真到真实世界的策略模型迁移尝试。
能源转型下的储能技术突破
在2060碳中和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太阳能和风能存在间歇性、不稳定性,导致利用率不高。因此,赵天寿认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需要储能技术来平衡能量,储能在发电侧、网侧和用户侧都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长时储能技术。同时,新型储能技术也是大型储能装置的需要,理想的储能技术应满足安全可靠、经济可行、资源可及三大条件。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赵天寿
赵天寿现场分析抽水蓄能、压缩空间、锂电三种技术差异。抽水蓄能和压缩空气的能量载体可流动,容量和功率可解耦,适合长时储能;锂电能量密度高、转换效率高且安装方便,但能量载体为固态、能量和功率强关联。如要实现长时储能目标,需可流动能量载体和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形成流体电池体系。
赵天寿的研究方向是液流电池旨在解决以上储能问题。流体电池,即能量储存在电解液罐中,能量载体为电解液,具有流动性。其优势包括时长灵活、安全、扩容方便、无相变过程、生命周期长,应用场景广泛,可适用于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所有场景。赵天寿也坦诚地表述当前液流电池存在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但因液流电池储能表现理想,与传统抽水蓄能活锂电池蓄能相比有竞争力,未来有望在碳中和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热”带来的新技术
邓涛主要介绍了其团队在仿生热能材料及技术方面的工作,包括光热储存转换和热能探测。
为了便于理解,邓涛先讲述了能源与热的关系:“我们人类的社会发展基于几大定律,热力学一二三定律,这都跟热相关,尤其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这就定义了其他能源转变为热能时接近100%的效率,而热能转变为其他能源时不可能100%,效率必须降低,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热力学第二定律掌握的世界。”
邓涛直言自己团队突破热导率瓶颈是受到了自然界的启发:“蝴蝶本身的翅膀上是通过光子的传输,就启发了我们在设计的时候直接把光热转换的材料放在我们储热材料本体里,通过光子来传输我们的热能,而不是通过声子,这是一个新的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邓涛教授
基于以上原理,邓涛团队设计了通过光子传输热能的储热材料,解决传统储热材料热导率低的问题,并使用磁性吸光材料,增加充热距离、速度和热量。该材料可在工业上应用,主要是用可透的、磁性的滤网,利用重力让其在液态时下沉,使太阳光可直接充热。同时,为解决聚焦太阳能导致的安全风险,引入气液相变,通过气泡使材料上浮,避免过热,提高光热储热的能量密度。
邓涛团队的热能探测研究方向是,人体发射的红外光的具体应用。同样受仿生领域启发,将人的因素集成到人工系统中,用人手作为红外光源进行探测和信号传递。邓涛团队发现,人手发射的红外光在7.5-14微米之间,通过不同手指发射的红外光,结合不同材料和基底设计,可实现对不同手指红外光的区别。这项研究可用于防伪码、指纹识别等。在暗光甚至无光情况下也可实现人机交互,未来该技术有望用于驱动家用电器或智能仪器。
嘉宾探讨未来科技走向
主题为“Future Of AI And Energy Transition”(人工智能与能源转型的未来)的圆桌论坛,与会嘉宾就人形机器人、强人工智能(AGI)、美的AI领域的发展、液流电池、热能源领域以及美的储能业务等话题分享了各自观点。
远见者大会圆桌论坛
丁汉的观点是,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未来的重要载体。美的需要布局核心零部件、AI 和机器人本体技术发展。
林倞认为目前强人工智能(AGI)没有定义,尽管AI技术发展很快,在某些特定领域的能力可以超过人类,但全面超越不会很快到来。
张小懿表示,美的重视AI发展,将其作为战略方向。目前重点工作包括推动AI基础设施建设、算法平台建设、提升各种工具效率,希望产品和服务搭上AI列车,推动家庭智能体和工厂智能体战略项目。
赵天寿认为新型储能电池存在成本与回收的问题,对液流电池大规模应用充满期待。
邓涛对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观点是,清洁能源应用需考虑环境影响与回收利用。
伏拥军表示,储能行业处于初期,美的在新能源领域有布局,包括光伏集成到各种储能形式,实现电化学储能各场景全覆盖。美的坚持在技术、产品、商业方面持续投入。
此次,与会嘉宾也对美的集团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美的的发展愿景是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集团。美的关注科技动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紧随时代步伐,布局包括人工智能、储能在内的多个新兴领域。美的将不断探索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为实现发展愿景而持续努力,并期待与大家携手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
精彩推送
- 近多出行品牌升级,开启全球化移动出行新篇章
- 美的第二届远见者大会:探索AI与能源转型的未来
- 万州建设重庆市重要城市副中心 带动渝东北一体化发展
- 腾讯朱殿君:探索数字科技前沿应用 助力主流舆论创新传播
- 海南加大农村产业发展用地用海要素供给
- 通讯丨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中巴经济合作水平
- 国足表现被日媒点赞:凭借世预赛首场胜利迎来了希望
- 海南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同步举办秋季校招活动
- 让更多非洲观众感受可亲可爱的中国”(“非洲人的中国缘”)
- 侨乡医疗惠侨举措让侨胞健康有“医”靠
- 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模式落地新疆
- 天津劝业场大楼保护修缮工程启动 打造新质文化商业示范场
- 孔令仁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山东大学举行
- 李家超: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容许投资住宅物业
- 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国际传播论坛在长沙举行
- 多国特色菊花亮相古都开封 吸引游客“打卡”
- 内蒙古阿尔山:青白交织 涂抹冬日画卷
- 商务部:家电以旧换新申请和购买人数分别突破2000万和1000万人
- 中国警犬大揭秘——史宾格犬
- 北京东城朝阳门南、北小街“焕新” 共享停车位、立体停车楼疏解停车难题
- 单个重3.8斤!宁夏固原评选最大最美马铃薯庆丰收
- 哈萨克斯坦学员西安开启“洋中医”深造之旅
- 莫文蔚“莫后·光年”艺术概念展亮相长沙
- 广西环江万亩草甸秋景别样美
- 台湾“兰花”成都扎根记
- 西北民族村上演美食“新食尚”
- 重庆彭水:丝瓜络闯出新“丝”路
- 山东打造“创业齐鲁”品牌 扶持创业30万人以上
- 搭乘进博快车,“行李箱”不断扩容
- 广西筹措下达资金1.3亿元支持淡水渔业高质量发展
- 临夏有约: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内穿越千载的艺术之旅
- 山西大同:有机旱作农业助农增收“钱”景旺
- 第29届美的科技月:前沿科技推动转型,全球本土化持续加速
-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儿科学术大会,早产儿科学营养议题获关注
- 行家放话!骁龙8至尊版是一条大冰龙:彻底稳了
- 香港即日起调低烈酒税
- 记忆力减退就意味着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 合唱剧《聂耳的歌》在京首演 凝练爱国音乐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 新能源汽车“出海”加速 新兴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 青春之歌丨让文化遗产“活”得更生动
- 让文艺之花为人民绽放
- 青春之歌丨让文化遗产“活”得更生动
- 练书法、学茶艺 中国文化“圈粉”国际网坛新星
- 广交会引流 深圳多口岸入境外国人数量持续攀升
- 到“东方红一号”诞生地,喝咖啡!
- 探索太空跟我们普通人竟然有这些联系
- 《魔戒》新译本见面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引发热烈反响
- 全球生态治理(南森)大会在京开幕 启动候鸟迁飞通道国际科教联盟
- 感悟湖光山色 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庐山西海旅游发展
- 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聚焦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 办好老年食堂这件民生实事
- 北京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
- 夜游新疆和田约特干故城:“一步一景”体验丝路多元文化魅力
- 首条“珠江—西江两江速航穿梭巴士”在广西贵港码头开通
- 广西环江万亩草甸秋景别样美
- 2024年川渝长江经济带内河航运船员技能大赛开赛
- 旅德大熊猫双胞胎状态很好 目前限时“与你见面”
- 洪秀柱:大陆扶贫工作让农村变得更好 我也认养了苹果树
- 京城传统村落如何变身休闲打卡热门地
- 北京“氢”车熟路加速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 沪港两地深化合作 多个项目落地上海浦东
- 430余万尾鱼儿放流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
- 贵州从江乡村“庆丰收” 传统斗牛赛引万人围观
- 新疆霍尔果斯公路口岸出入境车辆突破40万辆
- 李玉刚携导演处女作《云上的云》到重庆路演
- 24只朱鹮在陕西进行野化放飞 回归大自然
- 青海同仁:首届新时代热贡唐卡艺术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启幕
- 荣登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百强榜 LG电子彰显品牌重塑力量
- 车主必知:出借车辆前先搞清楚这些事
- 文旅消费新风口,县域游强劲出圈
- 2024年巴黎车展拉开帷幕
- 两岸青年艺术家入驻福州乡村“同场竞技”
- 河南王庄遗址发现距今约5000年大墓 专家推测墓主或为古国君主
- 从《熔炉》到《远海》 孔枝泳作品分享会举办
- 探访昆明至丽江民族文化旅游双层列车
- 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在新疆举办
- “空心村”长出“致富草”:从一人试种到全村增收
- 中国年轻人热衷小众运动 周末逐浪成热潮
- 老舍的《茶馆》开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驻演
- 新疆保护修复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壁画
- 内蒙古成立未来人工智能研究院
- 聚焦女性力量 浙江启动2024年“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
- 黑龙江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合作对接会在佳木斯举行
- 逾百家海内外企业参加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
- 四川巴中:2024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比赛拉开序幕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上海上演老舍的《茶馆》
- 遇见福建:献艺谢师恩 演武闹重阳
- 福建创新打造“艺”游线路产品:“跟着戏曲游福建”
- 湖北枝江:秋日花海绘出“梦幻调色板”
- 山西首批珠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授牌
- 首届香港演艺博览开幕 将举办逾百场活动
- 《琉璃之歌》展览在香港上演
- 走近宁夏特色产业 台胞品尝枸杞、葡萄酒
- 日本兵库县青少年走进海南:期待了解更多中国文化
- 中国动画《致亲爱的自己》获威尼斯和北京国际电影节AI短片大奖
- 阿郎谈新作《铁锈新鲜》:在时间痕迹中探寻鲜活人性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Global EMBA荣登国际权威榜单榜首
- 金温铁路上的“姚太公”:三十载如一日在一线践行初心
- 山西发现夏商时期冶铜遗址 对研究中国早期冶铜产业格局意义重大
- 华人艺术家晨晓:用“中国好色彩”温暖孤独症儿童